首页| 走进妇联| 工作动态| 妇女发展| 妇女维权| 妇儿工委| 政策法规|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妇联动态  
“四大体系”为女性权益保驾护航
——嘉峪关市妇联多措并举创新妇女维权工作
来源:嘉峪关市妇联  作者:权益部  日期:2018-06-07  点击数:

        

婚姻是家庭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及时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和睦,是妇女维权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群众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嘉峪关市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构建四大工作体系,多方面满足广大妇女在维权方面的需求,积极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既提升了女性利益的“权重”地位,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完善网络构建“大维权”工作体系为给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提供有力保障,市妇联在全市47个城乡“妇女之家”全部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站点”,在市人民法院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在民政局设立了“妇女儿童反家暴庇护所”,全面建立健全妇女儿童维权机制,完善了市、区、乡镇、村四级妇女儿童维权网络。同时,制定了妇联主席信访接待日制度,确定每月第一周周三为主席接访日,使信访维权渠道更畅通,推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市妇联还与市综治办、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嘉峪关市反家庭暴力工作协作联动机制的通知》,为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各司其责的工作流程。

二、营造氛围构建“大宣传”工作体系为深入推进法治雄关建设,市妇联分别举办了“建设法治雄关·巾帼在行动”妇女法律知识竞赛法治雄关巾帼行”妇女儿童维权模拟法庭活动及以“感恩、改造、提升,做合格守法好公民”为主题的“庆三八”社区服刑人员座谈会等主题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全面落实“六五”、“七五”普法规划,紧抓“3.8”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11.25”反家暴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利用电视、报刊、宣传栏、黑板报,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积极开展《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反家庭暴力法》、禁毒防艾、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宣传在嘉峪关妇女网、嘉峪关妇女微信公众号开设“巾帼学法”专栏进行妇女维权知识宣传通过实事维权、个案维权“以案说法”形式以点带面,增强妇女儿童维权意识。在“法治雄关栏目开设专栏,邀请市妇联主席、三区妇联主席就《反家庭暴力法》、如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广大家庭崇礼守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此外,市妇联还围绕“家”字开展以构建平安和谐社会为目的的“最美家庭”评选、“平安家庭”创建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传播家庭美德故事,以家庭平安促社会和谐。

    三、加强联动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为形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市妇联联合市司法局在社会矛盾大调解中心设立嘉峪关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两级法院设立了妇联家事纠纷调解室,联动民政部门建立健全了嘉峪关市反家暴庇护所,为遭受家庭暴力或因其他原因而无家可归的妇女儿童提供生活和安全保障,联动法院聘请各级妇联干部担任“陪审员”,参与婚姻家庭纠纷案的审理。邀请妇联干部担任人民调解员,对简易婚姻纠纷进行诉前调解,形成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创新模式构建“大团队”工作体系每年,市妇联组织区、镇、社区妇联主席开展妇女维权、“平安家庭”、法律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且鼓励各级妇联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婚姻家庭咨询、法律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考试,进一步提高妇联干部维权业务水平。同时,市妇联吸纳11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成立了“嘉峪关市巾帼志愿心理咨询辅导队”,为心理援助、辅导需求的全市各社区妇女群众、各级妇联干部、各妇委会单位女职工、信访妇女群众及留守流动儿童提供贴心的心理义诊、咨询服务。依托妇女之家、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家长学校等平台,以法律援助、治安防范科普宣传、便民服务为重点,两年多来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巾帼志愿服务活动1000次,参与5万人次,使“自愿参与、义务工作、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巾帼志愿服务宗旨更好地落到基层、落到群众身边,在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妇女和家庭中彰显了妇联组织的作为和巾帼志愿服务的独特魅力。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 2009 www.jygf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嘉峪关妇联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备案号:陇ICP备18001202号-1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99号